小儿用药常识 儿童注意用药
生活中,用药不当的现象屡有发生。以下是一些用药误区,在这里提醒您引起注意。
感冒时忌乱用抗生素。一般人们将抗生素类药统称为“消炎药”,但是消炎药却不等于抗生素。宝宝患感冒的原因,大多数都是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根本不起作用。天气变化大时,应给宝宝信用益生菌冲剂或用板兰根等草药预防感冒。
用药时忌半途而废。宝宝有炎症时,一些父母在用抗生素类药时,急于见到药效,用一两天不见效果,立刻另换新药。孰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只能培养细菌的耐药性。因为无论哪种抗生素,杀灭细菌都有一个时间过程。
发烧时忌乱用退热药。儿童发热的原因很复杂,也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高标准、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特别是幼儿高热时,如果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还会引起出汗增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发生虚脱。
腹泻时忌乱用止泻药。腹泻是幼儿的常见病,多由胃肠功能不健全、肠道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细菌感染及内分泌障碍等原因所引起,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的用药是很不相同的。然而,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大全稍有稀薄,就急于盲目应用止泻药。止泻药具有强有力的收敛作用,服用后虽可暂时缓解腹泻症状,但存留于肠道内的有害菌和毒素却不能排出体外,这些有害菌和毒素在肠道内迅速增加,继发多种冷热病,严重威胁幼儿健康。故对幼儿腹泻的治疗绝不能一概而论,应对症治疗。
咳嗽时忌乱用止咳药。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过咳嗽而排出体外,起着清洁呼吸道并使其保持通畅的作用。然而,有些年轻父母发现孩子稍有咳嗽,便急于给孩子喂各种止咳药、止咳糖浆,止咳药进入人体后能迅速作用于咳嗽中枢,产生强有力的止咳效果。这种做法虽可暂时缓解咳嗽症状,但它可使大量痰液和病菌堆积于呼吸道内,继发细菌感染,天生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甚至引起肺不张、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所以,在未明确孩子咳嗽原因之前,切莫乱喂止咳药。
忌给宝宝用成人药。宝宝稳中有降器官组织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肝、肾及神经系统极易受到药物的损害。因此一些成人药不要轻易给宝宝服用。如:氟哌酸类药、复方阿司匹林、复方新诺明等。
忌滥用丙种球蛋白。有人把丙种球蛋白当成补药,其实丙种球蛋白主要用途是预防麻疹、甲型肝炎、肋腺炎和脊髓灰质炎,对其他传染病的防治效果不可靠。由于两种球蛋白是用人血或胎盘制成,滥用可能出现荨/麻/疹等副作用,所以不能把它当成补药滥用。
煎汤药时不宜多加水。汤药性苦,孩子一般不肯接受汤药,因此药量必须少而精。煎时要少加水,煎药时间略长一些,煎得浓稠量少,便于喂药。
服中药时不宜滥放糖。中医学讲究药与食同源,所有的食物均可按四气五味来分类。红糖性温,可以祛寒;白糖性凉,可以败火。服中药时先了解药物的性状。
服西药时忌用果汁。这是因为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质,能使药物提前分解,或使药衣提前溶化,不得肠胃的吸收。而一些碱性药品更不能用果汁送服,因为二者中的酸碱中和会使药效大减。
忌用茶水和牛奶服药。因为茶叶中含有咖啡因、茶碱、鞣酸、硅酸等,如与药中万分发生反应,会使药物失效或产生不良后果。牛奶中含蛋白质、脂肪酸较多,可在药片周围形成一层薄膜将药物包裹起来,从而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吸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