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解读之响应式原理源码剖析

 更新时间:2021年10月12日 11:10:44   作者:沐华  
Vue 最独特的特性之一,是其非侵入性的响应式系统,下面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Vue响应式原理源码剖析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先看张图,了解一下大体流程和要做的事

初始化

在 new Vue 初始化的时候,会对我们组件的数据 props 和 data 进行初始化,由于本文主要就是介绍响应式,所以其他的不做过多说明来,看一下源码

源码地址:src/core/instance/init.js - 15行

export function initMixin (Vue: Class<Component>) {
  // 在原型上添加 _init 方法
  Vue.prototype._init = function (options?: Object) {
    ...
    vm._self = vm
    initLifecycle(vm) // 初始化实例的属性、数据:$parent, $children, $refs, $root, _watcher...等
    initEvents(vm) // 初始化事件:$on, $off, $emit, $once
    initRender(vm) // 初始化渲染: render, mixin
    callHook(vm, 'beforeCreate') // 调用生命周期钩子函数
    initInjections(vm) // 初始化 inject
    initState(vm) // 初始化组件数据:props, data, methods, watch, computed
    initProvide(vm) // 初始化 provide
    callHook(vm, 'created') // 调用生命周期钩子函数
    ...
  }
}

初始化这里调用了很多方法,每个方法都做着不同的事,而关于响应式主要就是组件内的数据 props、data。这一块的内容就是在 initState() 这个方法里,所以我们进入这个方法源码看一下

initState()

源码地址:src/core/instance/state.js - 49行

export function initState (vm: Component) {
  vm._watchers = []
  const opts = vm.$options
  // 初始化 props
  if (opts.props) initProps(vm, opts.props)
  // 初始化 methods
  if (opts.methods) initMethods(vm, opts.methods)
  // 初始化 data 
  if (opts.data) {
    initData(vm)
  } else {
    // 没有 data 的话就默认赋值为空对象,并监听
    observe(vm._data = {}, true /* asRootData */)
  }
  // 初始化 computed
  if (opts.computed) initComputed(vm, opts.computed)
  // 初始化 watch
  if (opts.watch && opts.watch !== nativeWatch) {
    initWatch(vm, opts.watch)
  }
}

又是调用一堆初始化的方法,我们还是直奔主题,取我们响应式数据相关的,也就是 initProps()、initData()、observe()
一个一个继续扒,非得整明白响应式的全部过程

initProps()

源码地址:src/core/instance/state.js - 65行

这里主要做的是:

  • 遍历父组件传进来的 props 列表
  • 校验每个属性的命名、类型、default 属性等,都没有问题就调用 defineReactive 设置成响应式
  • 然后用 proxy() 把属性代理到当前实例上,如把 vm._props.xx 变成 vm.xx,就可以访问
function initProps (vm: Component, propsOptions: Object) {
  // 父组件传入子组件的 props
  const propsData = vm.$options.propsData || {}
  // 经过转换后最终的 props
  const props = vm._props = {}
  // 存放 props 的 key,就算 props 值空了,key 也会在里面
  const keys = vm.$options._propKeys = []
  const isRoot = !vm.$parent
  // 转换非根实例的 props
  if (!isRoot) {
    toggleObserving(false)
  }
  for (const key in propsOptions) {
    keys.push(key)
    // 校验 props 类型、default 属性等
    const value = validateProp(key, propsOptions, propsData, vm)
    // 在非生产环境中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const hyphenatedKey = hyphenate(key)
      if (isReservedAttribute(hyphenatedKey) ||
          config.isReservedAttr(hyphenatedKey)) {
        warn(`hyphenatedKey 是保留属性,不能用作组件 prop`)
      }
      // 把 props 设置成响应式的
      defineReactive(props, key, value, () => {
        // 如果用户修改 props 发出警告
        if (!isRoot && !isUpdatingChildComponent) {
          warn(`避免直接改变 prop`)
        }
      })
    } else {
      // 把 props 设置为响应式
      defineReactive(props, key, value)
    }
    // 把不在默认 vm 上的属性,代理到实例上
    // 可以让 vm._props.xx 通过 vm.xx 访问
    if (!(key in vm)) {
      proxy(vm, `_props`, key)
    }
  }
  toggleObserving(true)
}

initData()

源码地址:src/core/instance/state.js - 113行

这里主要做的是:

  • 初始化一个 data,并拿到 keys 集合
  • 遍历 keys 集合,来判断有没有和 props 里的属性名或者 methods 里的方法名重名的
  • 没有问题就通过 proxy() 把 data 里的每一个属性都代理到当前实例上,就可以通过 this.xx 访问了
  • 最后再调用 observe 监听整个 data
function initData (vm: Component) {
  // 获取当前实例的 data 
  let data = vm.$options.data
  // 判断 data 的类型
  data = vm._data = typeof data === 'function'
    ? getData(data, vm)
    : data || {}
  if (!isPlainObject(data)) {
    data = {}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warn(`数据函数应该返回一个对象`)
  }
  // 获取当前实例的 data 属性名集合
  const keys = Object.keys(data)
  // 获取当前实例的 props 
  const props = vm.$options.props
  // 获取当前实例的 methods 对象
  const methods = vm.$options.methods
  let i = keys.length
  while (i--) {
    const key = keys[i]
    // 非生产环境下判断 methods 里的方法是否存在于 props 中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if (methods && hasOwn(methods, key)) {
        warn(`Method 方法不能重复声明`)
      }
    }
    // 非生产环境下判断 data 里的属性是否存在于 props 中
    if (props && hasOwn(props, key)) {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warn(`属性不能重复声明`)
    } else if (!isReserved(key)) {
      // 都不重名的情况下,代理到 vm 上
      // 可以让 vm._data.xx 通过 vm.xx 访问
      proxy(vm, `_data`, key)
    }
  }
  // 监听 data
  observe(data, true /* asRootData */)
}

observe()

源码地址:src/core/observer/index.js - 110行

这个方法主要就是用来给数据加上监听器的

这里主要做的是:

  • 如果是 vnode 的对象类型或者不是引用类型,就直接跳出
  • 否则就给没有添加 Observer 的数据添加一个 Observer,也就是监听者
export function observe (value: any, asRootData: ?boolean): Observer | void {
  // 如果不是'object'类型 或者是 vnode 的对象类型就直接返回
  if (!isObject(value) || value instanceof VNode) {
    return
  }
  let ob: Observer | void
  // 使用缓存的对象
  if (hasOwn(value, '__ob__') && value.__ob__ instanceof Observer) {
    ob = value.__ob__
  } else if (
    shouldObserve &&
    !isServerRendering() &&
    (Array.isArray(value) || isPlainObject(value)) &&
    Object.isExtensible(value) &&
    !value._isVue
  ) {
    // 创建监听者
    ob = new Observer(value)
  }
  if (asRootData && ob) {
    ob.vmCount++
  }
  return ob
}

Observer

源码地址:src/core/observer/index.js - 37行

这是一个类,作用是把一个正常的数据成可观测的数据

这里主要做的是:

  • 给当前 value 打上已经是响应式属性的标记,避免重复操作
  • 然后判断数据类型
    • 如果是对象,就遍历对象,调用 defineReactive()创建响应式对象
    • 如果是数组,就遍历数组,调用 observe()对每一个元素进行监听
export class Observer {
  value: any;
  dep: Dep;
  vmCount: number; // 根对象上的 vm 数量
  constructor (value: any) {
    this.value = value
    this.dep = new Dep()
    this.vmCount = 0
    // 给 value 添加 __ob__ 属性,值为value 的 Observe 实例
    // 表示已经变成响应式了,目的是对象遍历时就直接跳过,避免重复操作
    def(value, '__ob__', this)
    // 类型判断
    if (Array.isArray(value)) {
      // 判断数组是否有__proty__
      if (hasProto) {
        // 如果有就重写数组的方法
        protoAugment(value, arrayMethods)
      } else {
        // 没有就通过 def,也就是Object.defineProperty 去定义属性值
        copyAugment(value, arrayMethods, arrayKeys)
      }
      this.observeArray(value)
    } else {
      this.walk(value)
    }
  }
  // 如果是对象类型
  walk (obj: Object) {
    const keys = Object.keys(obj)
    // 遍历对象所有属性,转为响应式对象,也是动态添加 getter 和 setter,实现双向绑定
    for (let i = 0; i < keys.length; i++) {
      defineReactive(obj, keys[i])
    }
  }
  // 监听数组
  observeArray (items: Array<any>) {
    // 遍历数组,对每一个元素进行监听
    for (let i = 0, l = items.length; i < l; i++) {
      observe(items[i])
    }
  }
}

defineReactive()

源码地址:src/core/observer/index.js - 135行

这个方法的作用是定义响应式对象

这里主要做的是:

  • 先初始化一个 dep 实例
  • 如果是对象就调用 observe,递归监听,以保证不管结构嵌套多深,都能变成响应式对象
  • 然后调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劫持对象属性的 getter 和 getter
  • 如果获取时,触发 getter 会调用 dep.depend() 把观察者 push 到依赖的数组 subs 里去,也就是依赖收集
  • 如果更新时,触发 setter 会做以下操作
    • 新值没有变化或者没有 setter 属性的直接跳出
    • 如果新值是对象就调用 observe() 递归监听
    • 然后调用 dep.notify() 派发更新
export function defineReactive (
  obj: Object,
  key: string,
  val: any,
  customSetter?: ?Function,
  shallow?: boolean
) {

  // 创建 dep 实例
  const dep = new Dep()
  // 拿到对象的属性描述符
  const property = Object.getOwnPropertyDescriptor(obj, key)
  if (property && property.configurable === false) {
    return
  }
  // 获取自定义的 getter 和 setter
  const getter = property && property.get
  const setter = property && property.set
  if ((!getter || setter) && arguments.length === 2) {
    val = obj[key]
  }
  // 如果 val 是对象的话就递归监听
  // 递归调用 observe 就可以保证不管对象结构嵌套有多深,都能变成响应式对象
  let childOb = !shallow && observe(val)
  // 截持对象属性的 getter 和 setter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 拦截 getter,当取值时会触发该函数
    get: function reactiveGetter () {
      const value = getter ? getter.call(obj) : val
      // 进行依赖收集
      // 初始化渲染 watcher 时访问到需要双向绑定的对象,从而触发 get 函数
      if (Dep.target) {
        dep.depend()
        if (childOb) {
          childOb.dep.depend()
          if (Array.isArray(value)) {
            dependArray(value)
          }
        }
      }
      return value
    },
    // 拦截 setter,当值改变时会触发该函数
    set: function reactiveSetter (newVal) {
      const value = getter ? getter.call(obj) : val
      // 判断是否发生变化
      if (newVal === value || (newVal !== newVal && value !== value)) {
        return
      }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customSetter) {
        customSetter()
      }
      // 没有 setter 的访问器属性
      if (getter && !setter) return
      if (setter) {
        setter.call(obj, newVal)
      } else {
        val = newVal
      }
      // 如果新值是对象的话递归监听
      childOb = !shallow && observe(newVal)
      // 派发更新
      dep.notify()
    }
  })
}

上面说了通过 dep.depend 来做依赖收集,可以说 Dep 就是整个 getter 依赖收集的核心了

依赖收集

依赖收集的核心是 Dep,而且它与 Watcher 也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来看一下

Dep

源码地址:src/core/observer/dep.js

这是一个类,它实际上就是对 Watcher 的一种管理

这里首先初始化一个 subs 数组,用来存放依赖,也就是观察者,谁依赖这个数据,谁就在这个数组里,然后定义几个方法来对依赖添加、删除、通知更新等

另外它有一个静态属性 target,这是一个全局的 Watcher,也表示同一时间只能存在一个全局的 Watcher

let uid = 0
export default class Dep {
  static target: ?Watcher;
  id: number;
  subs: Array<Watcher>;
  constructor () {
    this.id = uid++
    this.subs = []
  }
  // 添加观察者
  addSub (sub: Watcher) {
    this.subs.push(sub)
  }
  // 移除观察者
  removeSub (sub: Watcher) {
    remove(this.subs, sub)
  }
  depend () {
    if (Dep.target) {
      // 调用 Watcher 的 addDep 函数
      Dep.target.addDep(this)
    }
  }
  // 派发更新(下一章节介绍)
  notify () {
    ...
  }
}
// 同一时间只有一个观察者使用,赋值观察者
Dep.target = null
const targetStack = []

export function pushTarget (target: ?Watcher) {
  targetStack.push(target)
  Dep.target = target
}

export function popTarget () {
  targetStack.pop()
  Dep.target = targetStack[targetStack.length - 1]
}

Watcher

源码地址:src/core/observer/watcher.js

Watcher 也是一个类,也叫观察者(订阅者),这里干的活还挺复杂的,而且还串连了渲染和编译

先看源码吧,再来捋一下整个依赖收集的过程

let uid = 0
export default class Watcher {
  ...
  constructor (
    vm: Component,
    expOrFn: string | Function,
    cb: Function,
    options?: ?Object,
    isRenderWatcher?: boolean
  ) {
    this.vm = vm
    if (isRenderWatcher) {
      vm._watcher = this
    }
    vm._watchers.push(this)
    // Watcher 实例持有的 Dep 实例的数组
    this.deps = []
    this.newDeps = []
    this.depIds = new Set()
    this.newDepIds = new Set()
    this.value = this.lazy
      ? undefined
      : this.get()
    if (typeof expOrFn === 'function') {
      this.getter = expOrFn
    } else {
      this.getter = parsePath(expOrFn)
    }
  }
  get () 
    // 该函数用于缓存 Watcher
    // 因为在组件含有嵌套组件的情况下,需要恢复父组件的 Watcher
    pushTarget(this)
    let value
    const vm = this.vm
    try {
      // 调用回调函数,也就是upcateComponent,对需要双向绑定的对象求值,从而触发依赖收集
      value = this.getter.call(vm, vm)
    } catch (e) {
      ...
    } finally {
      // 深度监听
      if (this.deep) {
        traverse(value)
      }
      // 恢复Watcher
      popTarget()
      // 清理不需要了的依赖
      this.cleanupDeps()
    }
    return value
  }
  // 依赖收集时调用
  addDep (dep: Dep) {
    const id = dep.id
    if (!this.newDepIds.has(id)) {
      this.newDepIds.add(id)
      this.newDeps.push(dep)
      if (!this.depIds.has(id)) {
        // 把当前 Watcher push 进数组
        dep.addSub(this)
      }
    }
  }
  // 清理不需要的依赖(下面有)
  cleanupDeps () {
    ...
  }
  // 派发更新时调用(下面有)
  update () {
    ...
  }
  // 执行 watcher 的回调
  run () {
    ...
  }
  depend () {
    let i = this.deps.length
    while (i--) {
      this.deps[i].depend()
    }
  }
}

补充:

我们自己组件里写的 watch,为什么自动就能拿到新值和老值两个参数?

就是在 watcher.run() 里面会执行回调,并且把新值和老值传过去

为什么要初始化两个 Dep 实例数组

因为 Vue 是数据驱动的,每次数据变化都会重新 render,也就是说 vm.render() 方法就又会重新执行,再次触发 getter,所以用两个数组表示,新添加的 Dep 实例数组 newDeps 和上一次添加的实例数组 deps

依赖收集过程

在首次渲染挂载的时候,还会有这样一段逻辑

mountComponent 源码地址:src/core/instance/lifecycle.js - 141行

export function mountComponent (...): Component {
  // 调用生命周期钩子函数
  callHook(vm, 'beforeMount')
  let updateComponent
  updateComponent = () => {
    // 调用 _update 对 render 返回的虚拟 DOM 进行 patch(也就是 Diff )到真实DOM,这里是首次渲染
    vm._update(vm._render(), hydrating)
  }
  // 为当前组件实例设置观察者,监控 updateComponent 函数得到的数据,下面有介绍
  new Watcher(vm, updateComponent, noop, {
    // 当触发更新的时候,会在更新之前调用
    before () {
      // 判断 DOM 是否是挂载状态,就是说首次渲染和卸载的时候不会执行
      if (vm._isMounted && !vm._isDestroyed) {
        // 调用生命周期钩子函数
        callHook(vm, 'beforeUpdate')
      }
    }
  }, true /* isRenderWatcher */)
  // 没有老的 vnode,说明是首次渲染
  if (vm.$vnode == null) {
    vm._isMounted = true
    // 调用生命周期钩子函数
    callHook(vm, 'mounted')
  }
  return vm
}

依赖收集:

  • 挂载之前会实例化一个渲染 watcher ,进入 watcher 构造函数里就会执行 this.get() 方法
  • 然后就会执行 pushTarget(this),就是把 Dep.target 赋值为当前渲染 watcher 并压入栈(为了恢复用)
  • 然后执行 this.getter.call(vm, vm),也就是上面的 updateComponent() 函数,里面就执行了 vm._update(vm._render(), hydrating)
  • 接着执行 vm._render() 就会生成渲染 vnode,这个过程中会访问 vm 上的数据,就触发了数据对象的 getter
  • 每一个对象值的 getter 都有一个 dep,在触发 getter 的时候就会调用 dep.depend() 方法,也就会执行 Dep.target.addDep(this)
  • 然后这里会做一些判断,以确保同一数据不会被多次添加,接着把符合条件的数据 push 到 subs 里,到这就已经完成了依赖的收集,不过到这里还没执行完,如果是对象还会递归对象触发所有子项的getter,还要恢复 Dep.target 状态

移除订阅

移除订阅就是调用 cleanupDeps() 方法。比如在模板中有 v-if 我们收集了符合条件的模板 a 里的依赖。当条件改变时,模板 b 显示出来,模板 a 隐藏。这时就需要移除 a 的依赖

这里主要做的是:

  • 先遍历上一次添加的实例数组 deps,移除 dep.subs 数组中的 Watcher 的订阅
  • 然后把 newDepIds 和 depIds 交换,newDeps 和 deps 交换
  • 再把 newDepIds 和 newDeps 清空
// 清理不需要的依赖
  cleanupDeps () {
    let i = this.deps.length
    while (i--) {
      const dep = this.deps[i]
      if (!this.newDepIds.has(dep.id)) {
        dep.removeSub(this)
      }
    }
    let tmp = this.depIds
    this.depIds = this.newDepIds
    this.newDepIds = tmp
    this.newDepIds.clear()
    tmp = this.deps
    this.deps = this.newDeps
    this.newDeps = tmp
    this.newDeps.length = 0
  }

派发更新

notify()

触发 setter 的时候会调用 dep.notify() 通知所有订阅者进行派发更新

notify () {
    const subs = this.subs.slice()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config.async) {
      // 如果不是异步,需要排序以确保正确触发
      subs.sort((a, b) => a.id - b.id)
    }
    // 遍历所有 watcher 实例数组
    for (let i = 0, l = subs.length; i < l; i++) {
      // 触发更新
      subs[i].update()
    }
  }

update()

触发更新时调用

  update () {
    if (this.lazy) {
      this.dirty = true
    } else if (this.sync) {
      this.run()
    } else {
      // 组件数据更新会走这里
      queueWatcher(this)
    }
  }

queueWatcher()

源码地址:src/core/observer/scheduler.js - 164行

这是一个队列,也是 Vue 在做派发更新时的一个优化点。就是说在每次数据改变的时候不会都触发 watcher 回调,而是把这些 watcher 都添加到一个队列里,然后在 nextTick 后才执行

这里和下一小节 flushSchedulerQueue() 的逻辑有交叉的地方,所以要联合起来理解

主要做的是:

  • 先用 has 对象查找 id,保证同一个 watcher 只会 push 一次
  • else 如果在执行 watcher 期间又有新的 watcher 插入进来就会到这里,然后从后往前找,找到第一个待插入的 id 比当前队列中的 id 大的位置,插入到队列中,这样队列的长度就发生了变化
  • 最后通过 waiting 保证 nextTick 只会调用一次
export function queueWatcher (watcher: Watcher) {
  // 获得 watcher 的 id
  const id = watcher.id
  // 判断当前 id 的 watcher 有没有被 push 过
  if (has[id] == null) {
    has[id] = true
    if (!flushing) {
      // 最开始会进入这里
      queue.push(watcher)
    } else {
      // 在执行下面 flushSchedulerQueue 的时候,如果有新派发的更新会进入这里,插入新的 watcher,下面有介绍
      let i = queue.length - 1
      while (i > index && queue[i].id > watcher.id) {
        i--
      }
      queue.splice(i + 1, 0, watcher)
    }
    // 最开始会进入这里
    if (!waiting) {
      waiting = true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config.async) {
        flushSchedulerQueue()
        return
      }
      // 因为每次派发更新都会引起渲染,所以把所有 watcher 都放到 nextTick 里调用
      nextTick(flushSchedulerQueue)
    }
  }
}

flushSchedulerQueue()

源码地址:src/core/observer/scheduler.js - 71行

这里主要做的是:

  • 先排序队列,排序条件有三点,看注释
  • 然后遍历队列,执行对应 watcher.run()。需要注意的是,遍历的时候每次都会对队列长度进行求值,因为在 run 之后,很可能又会有新的 watcher 添加进来,这时就会再次执行到上面的 queueWatcher
function flushSchedulerQueue () {
  currentFlushTimestamp = getNow()
  flushing = true
  let watcher, id

  // 根据 id 排序,有如下条件
  // 1.组件更新需要按从父到子的顺序,因为创建过程中也是先父后子
  // 2.组件内我们自己写的 watcher 优先于渲染 watcher
  // 3.如果某组件在父组件的 watcher 运行期间销毁了,就跳过这个 watcher
  queue.sort((a, b) => a.id - b.id)

  // 不要缓存队列长度,因为遍历过程中可能队列的长度发生变化
  for (index = 0; index < queue.length; index++) {
    watcher = queue[index]
    if (watcher.before) {
      // 执行 beforeUpdate 生命周期钩子函数
      watcher.before()
    }
    id = watcher.id
    has[id] = null
    // 执行组件内我们自己写的 watch 的回调函数并渲染组件
    watcher.run()
    // 检查并停止循环更新,比如在 watcher 的过程中又重新给对象赋值了,就会进入无限循环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has[id] != null) {
      circular[id] = (circular[id] || 0) + 1
      if (circular[id] > MAX_UPDATE_COUNT) {
        warn(`无限循环了`)
        break
      }
    }
  }
  // 重置状态之前,先保留一份队列备份
  const activatedQueue = activatedChildren.slice()
  const updatedQueue = queue.slice()
  resetSchedulerState()
  // 调用组件激活的钩子  activated
  callActivatedHooks(activatedQueue)
  // 调用组件更新的钩子  updated
  callUpdatedHooks(updatedQueue)
}

updated()

终于可以更新了,updated 大家都熟悉了,就是生命周期钩子函数

上面调用 callUpdatedHooks() 的时候就会进入这里, 执行 updated 了

function callUpdatedHooks (queue) {
  let i = queue.length
  while (i--) {
    const watcher = queue[i]
    const vm = watcher.vm
    if (vm._watcher === watcher && vm._isMounted && !vm._isDestroyed) {
      callHook(vm, 'updated')
    }
  }
}

至此 Vue2 的响应式原理流程的源码基本就分析完毕了,接下来就介绍一下上面流程中的不足之处

defineProperty 缺陷及处理

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实现响应式对象,还是有一些问题的

  • 比如给对象中添加新属性时,是无法触发 setter 的
  • 比如不能检测到数组元素的变化

而这些问题,Vue2 里也有相应的解决文案

Vue.set()

给对象添加新的响应式属性时,可以使用一个全局的 API,就是 Vue.set() 方法

源码地址:src/core/observer/index.js - 201行

set 方法接收三个参数:

  • target:数组或普通对象
  • key:表示数组下标或对象的 key 名
  • val:表示要替换的新值

这里主要做的是:

  • 先判断如果是数组,并且下标合法,就直接使用重写过的 splice 替换
  • 如果是对象,并且 key 存在于 target 里,就替换值
  • 如果没有 __ob__,说明不是一个响应式对象,直接赋值返回
  • 最后再把新属性变成响应式,并派发更新
export function set (target: Array<any> | Object, key: any, val: any): any {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isUndef(target) || isPrimitive(target))
  ) {
    warn(`Cannot set reactive property on undefined, null, or primitive value: ${(target: any)}`)
  }
  // 如果是数组 而且 是合法的下标
  if (Array.isArray(target) && isValidArrayIndex(key)) {
    target.length = Math.max(target.length, key)
    // 直接使用 splice 就替换,注意这里的 splice 不是原生的,所以才可以监测到,具体看下面
    target.splice(key, 1, val)
    return val
  }
  // 到这说明是对象
  // 如果 key 存在于 target 里,就直接赋值,也是可以监测到的
  if (key in target && !(key in Object.prototype)) {
    target[key] = val
    return val
  }
  // 获取 target.__ob__
  const ob = (target: any).__ob__
  if (target._isVue || (ob && ob.vmCount)) {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warn(
      'Avoid adding reactive properties to a Vue instance or its root $data ' +
      'at runtime - declare it upfront in the data option.'
    )
    return val
  }
  // 在 Observer 里介绍过,如果没有这个属性,就说明不是一个响应式对象
  if (!ob) {
    target[key] = val
    return val
  }
  // 然后把新添加的属性变成响应式
  defineReactive(ob.value, key, val)
  // 手动派发更新
  ob.dep.notify()
  return val
}

重写数组方法

源码地址:src/core/observer/array.js

这里做的主要是:

  • 保存会改变数组的方法列表
  • 当执行列表里有的方法的时候,比如 push,先把原本的 push 保存起来,再做响应式处理,再执行这个方法
// 获取数组的原型
const arrayProto = Array.prototype
// 创建继承了数组原型的对象
export const arrayMethods = Object.create(arrayProto)
// 会改变原数组的方法列表
const methodsToPatch = [
  'push',
  'pop',
  'shift',
  'unshift',
  'splice',
  'sort',
  'reverse'
]
// 重写数组事件
methodsToPatch.forEach(function (method) {
  // 保存原本的事件
  const original = arrayProto[method]
  // 创建响应式对象
  def(arrayMethods, method, function mutator (...args) {
    const result = original.apply(this, args)
    const ob = this.__ob__
    let inserted
    switch (method) {
      case 'push':
      case 'unshift':
        inserted = args
        break
      case 'splice':
        inserted = args.slice(2)
        break
    }
    if (inserted) ob.observeArray(inserted)
    // 派发更新
    ob.dep.notify()
    // 做完我们需要的处理后,再执行原本的事件
    return result
  })
})

总结

到此这篇关于Vue解读之响应式原理源码剖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Vue响应式原理源码内容请搜索脚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相关文章

  • vue使用threeJs导入obj模型并实现添加标注

    vue使用threeJs导入obj模型并实现添加标注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vue使用threeJs导入obj模型并实现添加标注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2024-05-05
  • vue3中keep-alive和vue-router的结合使用方式

    vue3中keep-alive和vue-router的结合使用方式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vue3中keep-alive和vue-router的结合使用方式, 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2022-10-10
  • Vue使用vue-draggable 插件在不同列表之间拖拽功能

    Vue使用vue-draggable 插件在不同列表之间拖拽功能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使用vue-draggable 插件在不同列表之间拖拽,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0-03-03
  • Vue Camera组件功能及常用使用方法

    Vue Camera组件功能及常用使用方法

    Vue Camera组件是一个用于在Web应用中使用摄像头的Vue插件,它提供了一些常见的功能和方法来控制摄像头和捕获图像或视频数据,本文给大家介绍Vue Camera组件的常见功能和使用方法,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2023-11-11
  • 关于前端报“应为声明或语句。ts(1128)“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关于前端报“应为声明或语句。ts(1128)“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最近在学习中遇到了个不常见的报错,这里给大家总结下解决的办法,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前端报“应为声明或语句,ts(1128)“的原因及解决方案,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4-08-08
  • 优化Vue页面中的表单布局和样式的技巧

    优化Vue页面中的表单布局和样式的技巧

    在日常开发中,Vue 项目中的表单布局和样式优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合理的布局与美观的样式设计,不仅可以提升用户体验,还能增加页面的实用性和观赏性,本文将总结几个常见的表单和表格布局优化的技巧,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4-10-10
  • vue 动态添加/删除dom元素节点的操作代码

    vue 动态添加/删除dom元素节点的操作代码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vue 动态添加/删除dom元素,需要在点击添加时,增加一行key/value的输入框;点击垃圾桶图标时,删除对应行,本文结合实例代码给大家讲解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2-12-12
  • 详解Vue.js iview实现树形权限表(可扩展表)

    详解Vue.js iview实现树形权限表(可扩展表)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详解Vue.js iview实现树形权限表(可扩展表),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
    2018-09-09
  • React DOM diff 对比Vue DOM diff 区别详解

    React DOM diff 对比Vue DOM diff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React DOM diff 对比Vue DOM diff 区别详解,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参考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祝大家多多进步,早日升职加薪
    2022-09-09
  • vue如何解决数据加载时,插值表达式闪烁问题

    vue如何解决数据加载时,插值表达式闪烁问题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vue如何解决数据加载时,插值表达式闪烁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2022-01-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