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中索引的分类详解
一.按照功能划分
按照功能划分的话,索引分为四种:
1.普通索引
2.唯一索引
3.主键索引
4.全文索引
1.1 普通索引
CREATE TABLE `user` ( `id` int(11)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64)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name` (`name`)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4 DEFAULT CHARSET=utf8mb4;
普通索引 :普通索引就是最基础的索引,这种索引没有任何的约束作用,它存在的主要意义就是提高查询效率。
在上述表中: name字段就是一个普通索引。
1.2 唯一性索引
CREATE TABLE `user` ( `id` int(11)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64)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UNIQUE KEY `name` (`name`)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4 DEFAULT CHARSET=utf8mb4;
唯一性索引 : 在 普通索引的基础上增加了数据唯一性的约束 。 一个表中可以有多个。
在上述表中 :name字段就是唯一性索引。
1.3 主键索引
主键索引则是在唯一性索引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不为空的约束,则 NOT NULL+UNIQUE ,一张表中最多只有一个主键索引,但是一个主键索引中可以包含多个字段。
1.4 全文索引
一般很少用到。
二.按照功能划分
聚集索引
聚集索引 在存储的时候,可以按照主键(不是必须,看情况)来排序存储数据,B+Tree 的叶子结点就是完整的数据行,查找的时候,找到了主键也就找到了完整的数据行。
在聚集索引里,表中数据行按索引的排序方式进行存储,对查找行很有效。
只有当表包含聚集索引时,表内的数据行才会按找索引列的值在磁盘上进行物理排序和存储。
每张表只能有一个聚集索引,原因很简单,因为数据行本身只能按一个顺序存储。
当我们基于 InnoDB 引擎创建一张表的时候,都会创建一个聚集索引,每张表都有唯一的聚集索引:
1. 如果这张表定义了主键索引,那么这个主键索引就作为聚集索引。
2. 如果这张表没有定义主键索引,那么该表的第一个唯一非空索引作为聚集索引。
3. 如果这张表也没有唯一非空索引,那么 InnoDB 内部会生成一个隐藏的主键
作为聚集索引,这个隐藏的主键是一个 6 个字节的列,该列的值会随着数据的插入自增。
非聚集索引
非聚集索引我们一般也称为 二级索引或者辅助索引 ,对于非聚集索引,数据库会 有单独的存储空间来存放 。
非聚集索引在查找的时候要经过两个步骤,例如执行select *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aaa’ (假设 username 字段是非聚集索引)。
1.先搜索 username 这一列索引的 B+Tree,这个 B+Tree 的叶子结点存储的不是完整的数据行,而是主键值。
2.拿着主键值再去搜索主键索引的 B+Tree,就可以获取到一行完整的数据。
所以如果我们在查询中用到了非聚集索引,那么就会搜索两棵 B+Tree,第一次搜索 B+Tree 拿到主键值后再去搜索聚集索引的 B+Tree,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 回表 。
一张表只能有一个聚集索引,但可以有多个非聚集索引。
使用聚集索引的时候,数据的查询效率高,但如果对数据进行插入,删除,更新等操作,效率会比非聚集索引低。
相关文章
与MSSQL对比学习MYSQL的心得(八)--插入 更新 删除
这一篇《与MSSQL对比学习MYSQL的心得(八)》将会讲解MYSQL的插入、更新和删除语句2014-08-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