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蚁微单怎么样?小蚁微单抢先试用评测
小蚁今天下午在北京举行发布会,正式发布他们的第一款可换镜头M43数码相机产品M1。与之相对应的,还有14-40mm F13.5-5.6套头和42.5 F1.8定焦人像头。
其实,早在我这次出差东京前就已经得到了这几款新品的工程样机而且也做了一定的实拍。不过,由于我们手头的产品还未达到最终销售版本的品质,所以无法针对其做详细评测。不过,我已经可以对这款产品做一些小小的点评:
一、机身
据说小蚁在开始新机计划前有多种选择,但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规格相对开放且相关技术/配套比较成熟的M43卡口。应该说,虽然国内其实已经有多家厂商加入M43阵营并推出产品(比如大疆,比如eyemore),但它们多是一些特殊类型的产品,而小蚁的这台相机很可能是第一台真正传统意义上的数码相机产品。我得到消息说该产品实际也是由第三方厂商提供方案,但小蚁本身也在产品研发阶段投入了不少精力和想法。所以,就从这个“第一台”角度来看,我也想为他们点一个赞。
M1机身体积不大,外观设计力求简洁。机身正面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 配合机身角上的那个红色的YI LOGO的确有一点那个“什么”味道。本机采用了一块2000w像素的M43感光元件,目前不清楚生产厂商是谁,但至少小蚁从一开始就在像素方面站到了M43阵营的顶端。机身顶部按键设计也非常简单,开关键与快门键混合在一起,造型挺漂亮但实际由于拨杆太细太紧密所以开机关略有些不顺畅。
机身顶部还有一个参数波轮以及一个中心点为录像的模式拨盘还拥有一个C“大师随行”模式等会再说。机顶带有一个热靴(单个圆触点,使用闪光灯情况不明)但没有内置闪光灯和EVF。我个人觉得没有EVF倒也无所谓,毕竟小蚁的初期目标用户可能不会对长焦拍摄有太大需求,但没有内闪的设计值得商榷——毕竟你的目标用户多是刚接触摄影的新人,对他们而言,一个内置闪光灯要比一个专业热靴有用许多啊!
让我感觉有些失望的是M1并没有采用翻转屏设计,其实翻转屏幕功能无论对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用户而言都是非常实用的设计。好在小蚁数码相机可以通过MicroUSB开机充电,这倒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我对于缺少翻转屏幕的郁闷。
小蚁单块电池据称可以拍摄250张左右,基本可以满足日常拍摄需要。由于我们手头机型为工程样机,所以白板机底就不拍照了,当中是一个标准三脚架接口,这里不多述。此外,目前小蚁M1 应该只有银、黑这两种颜色。但我觉得既然是面向年轻人的产品,未来可以考虑设计一点彩壳版本或者允许用户DIY外观色彩什么的。
二、操控
相比其他品牌产品,小蚁M1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没有传统意义上的Menu键。所以,你想要进行各种参数设定,需要直接在3寸的机背触摸屏上向右滑动调出一个个设定图标。我相信小蚁的这种设计是从手机拍照那边借鉴过来的,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小蚁数码相机的用户多是从手机拍照过渡而言的年轻人,所以会更能接受这种图标式的菜单。
不过,从我角度来看,由于相机可以设定的内容非常多,所以把所有选项图标都密密麻麻的放出来是否合适?另外,相机内各种设定的频次又会有很大不同(比如白平衡我们可能会经常调整,但是分辨率调整应该不多),这些图标之间的位置关系又应该如何布局?
坦率的说,我对于小蚁这种完全触控式的菜单并不是很满意,总觉得寻找某一个功能要在那么多上下好几屏图标中进行选择感觉很头痛;而且完全依靠触控的操作方式是否会造成误触也有待后续验证,比如靠近屏幕最右侧的人脸识别开关总是被我在拨动屏幕时不经意的被打开和关闭。不过我的这个评价完全是根据我个人经验得出的,这种完全图标式的触控菜单是否会得到从手机拍照转换而来的年轻人喜爱,我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前面曾经提到机身顶部模式拨盘中有一个叫做C的“大师随行”模式。其实这玩意就是在屏幕上出现一个透明的轮廓,让用户能够利用这个轮廓线来指导被拍摄者摆pose,拍出构图正确姿势优美的人像照片。我第一眼看到这个模式时哑然失笑,依稀记得在若干年前的某款海外品牌数码相机中也带过类似功能但最后没有能流行起来。
虽然我觉得这玩意用法太傻瓜和单一,但说不定的确能够帮助小白们学会最基本的人像摄影构图呢?该功能可以通过相机连接手机app进行更新和下载,但它目前对于用户使用的镜头还有限制。比如有些功能只能够在搭配42.5mm人像头时才能开启,而使用12-40的套头就无法使用——即使两者的焦距仅仅相差2.5mm(这也太教条了吧?!)M1可以通过蓝牙和无线的方式连接手机app(很疑惑,为什么已经有了无线还要采用蓝牙?),目前手机app似乎还不能直接控制相机取景和拍摄而只能读取机身内照片和管理大师随行模式。考虑到我们手头的还是工程样机,相信小蚁会在未来进一步完善相关应用。
三、镜头
随同小蚁M1发布的两款镜头据称会有一个套装销售,总价不高。两枚镜头基本可以满足日常旅行拍摄(套头)以及带有一定浅景深效果的中长焦人像/特写拍摄(42.5mm F1.8)。这两支镜头都为塑料材质,拿在手中极为轻巧,做工看起来都比较一般也没有防抖功能。
另外,我发现那枚42.5mm镜头上的对焦环其实只是装饰,并不能真正转动,所以这支镜头只能进行自动对焦而不能MF操作。当然了,我相信对于小蚁的目标用户而言,对MF的需求应该不会太大。
除此之外,我也尝试使用小蚁M1搭配奥林巴斯和松下的镜头进行使用。目前来看,O/P两家的大部分镜头都能够在小蚁上正常使用,但类似M.ZD 40-150 F2.8 PRO这样的旗舰长镜头,小蚁M1在长焦端上似乎有驱动力不足的问题。不过,随着相机机身固件版本的不断升级,其对于O/P两家镜头的兼容性也在不断提升。此外,我也尝试将中一光学的25mm F0.95安装到小蚁机身上,但目前来看虽然能够启用MF 峰值对焦,但只能用在全手动模式下而无法实现光圈优先(无法自动快门速度)。
网友们都比较关心小蚁的对焦速度问题。目前来看,小蚁也只采用了反差对焦这一种AF模式,在搭配两支官方镜头的前提下速度还算不错。只不过在面对低反差或者弱光环境中会有拉风箱的情形出现,给我的感觉是这款相机的AF速度大致与中期的O/P机型相当。这个速度虽然距离当前最高水平有一定距离,但对于日常拍摄而言已经完全可以接受。另外,本机也可以通过触摸屏幕选择对焦点和释放快门,所以在操控方面还是比较方便的(对焦选择界面和奥林巴斯几乎一模一样)。
四、画质
由于我在日本还有更多样机要试用,所以对于小蚁M1只是在日常工作中随手拍了几张(当时天气不太好,我们正在准备更多样张)。个人感觉其2000w像素感光元件(索尼IMX269,和松下GX8是同款)画质看起来已经与松下/奥林巴斯水准基本相当,但还需要更多后期测试。两枚镜头的素质尚可(套头在边缘部分以及长焦端下有色散和分辨率下降,42.5那支倒是挺不错),但相对于其定价而言也完全过得去。只不过由于我在拍摄样张时相机版本号还比较低,所以不清楚未来上市时画质是否还会有所改进。
12-40广角端
12-40广角端
12-40长焦端
ISO6400
42.5 F1.8
42.5 F1.8
42.5 F1.8
42.5 F1.8
42.5 F1.8 黑白模式
此外:1、目前来看似乎小蚁M1是没有防抖系统可用,所以在弱光情况下相机会偏向使用较高的感光度以避免画面抖动,这无疑对相机的降噪能力是一种挑战;2、虽然本机实际感光度为2000w,但还有一档5千万像素的输出,我不清楚这玩意有什么实用价值;3、本机能够拍摄4K分辨率的30p(1080p 60p)的视频,这是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了。
五、总结
不管怎么样,小蚁的第一款可换镜头相机产品终于发布了,我们终于拥有一款常规设计的国产可换镜头数码相机。虽然我不是非常赞同M1的某些设计理念(比如它的菜单设计),但总体来看这款产品的完成度还是比较高的,无论是外观、功能、镜头搭配都至少已经到了“可用”的程度。这款产品目前的售价是单镜头套装2199元、双镜头套装2999元。我觉得相对于奥林巴斯和松下的入门产品,在画质基本相当的前提下,小蚁在分辨率、4K视频等方面算是有一定的特长,何况带有两枚镜头套装2999元从价格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优势(当然,如果能更低一点就完美)。
所以,虽然作为小蚁可换镜头数码相机的第一款产品,M1无论在设计还是功能上都还有不少提升空间,但我觉得只要他们能够踏踏实实的按照现在的路子走下去,少搞一些什么“国货牌”、“情怀牌”之类的歪门邪道,就值得我为它再推荐一把。
相关文章
- 9月19日,小蚁科技正式推出全新的小蚁微单相机M1,宣布正式进军高端的微单相机市场。小蚁微单相机M1机身重量仅为280g(含电池),官方称其为年轻人第一台智能微单。下面小编2016-09-19
- 今天下午,小米生态链企业小蚁在北京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微单产品,号称是“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微单相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小蚁微单相机MI官方图赏,来看2016-09-19
- 今天,小蚁科技举办发布会,正式推出了“小蚁微单相机M1”,号称是“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微单相机”。12-40mm套机价是2199元,双套头价格是2999元,下面为大家带来小蚁微单2016-09-19
- 近日,小米生态链企业小蚁科技发布了“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微单相机”——小蚁微单相机M1。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小米微单冰河银版本的海量开箱图,一起来看看吧2016-09-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