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 小米连年巨额亏损缘由终于曝光

  发布时间:2018-05-03 14:54:07   作者:佚名   我要评论
小米今日正式提交赴港IPO申请。招股书披露,小米2015年至2017年收入分别为668.11亿元、684.34.亿元和1146.2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6.27亿元、4.92亿元、-438.89亿元,究竟为什么亏损这么多呢,下面详细看一下

小米上市计划最近一直处于热点,从小米提交给港交所的IPO招股书来看,小米2015年至2017年收入分别为668.11亿元、684.34.亿元和1146.2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6.27亿元、4.92亿元、-438.89亿元。这不禁令人好奇,小米为何会连续多年出现巨额亏损呢?请看本文解读。

据悉,小米2015年至2017年的经营利润分别为13.73亿元、37.85亿元和122.15亿元,而巨额亏损主要是受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等因素的影响。招股书显示,截至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小米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88亿元、25亿元及541亿元。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此前曾表示,互联网公司通常会有多轮融资发行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在港交所的国际会计准则下,这种优先股会体现为对股东的负债,其公允价值的上升会记录于公司账面的亏损,但实际上公司并未没有这样的亏损发生,对公司实际运营也没有影响。公司价值越大,这项“亏损”值反而越高。IPO之后优先股转为普通股,这部分亏损就消失不再计入报表。

2016年上市的美图和2017年上市的易鑫都曾遇到过这个问题。当时美图提交的招股书披露,从2008年成立至上市前,美图公司累计亏损62.6亿元,不过其中包含了50.7亿元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和5270万元的股权激励,扣除这些因素之后,累计实际亏损11.38亿元;易鑫提交的招股书显示,该公司自成立起至2017年上半年,累计亏损为76亿元。

易鑫方面称,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大幅增加,上市后所有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自动转换成普通股后,便不会产生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亏损。

至于小米,若扣除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投资公允价值增益净值、无形资产摊销这些因素的影响,2015年至2017年经调整后净利润则分别为-3.04亿元、18.96亿元和53.62亿元。

此外,小米还在招股书中透露,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的研发团队共有5515人,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师、电子工程师、机械工程师、计算器科学家、软件工程师及移动应用程序研发人员;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其研发开支分别为人民币15亿元、人民币21亿元及人民币32亿元,同期专利申请开支分别为人民币7790万元、人民币1.71亿元及人民币1.39亿元。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