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就一定强? AMD 锐龙7 7800X3和Intel i9 14900K详细对比测评

  发布时间:2024-03-11 16:09:59   作者:佚名   我要评论
AMD的锐龙7 7800X3D处理器凭借其出色的游戏性能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而Intel的i9-14900K搭配8000MHz内存也未能撼动AMD的地位,本次我们将会使用RTX 4070来进行测试,对比锐龙7 7800X3D与i9-14900K之间的性能差别

近期Intel发布了最新的14代处理器,从其规格来看,14代处理器不能说没啥亮点,只能说是毫无新意,毕竟大多数型号也只是相对13代的简单提频而已(i7 14700K及KF除外)。

一、前言

作为大多数“臭打游戏的”,对制程啊、规格啊啥的并不关心,大家只关心一件事——打游戏究竟好不好使。还记得早在13代的时候,AMD就发布了3D缓存系列处理器,主打一个打游戏,其中最热的无疑就是售价2000出头的锐龙7 7800X3D了。于是乎,我们今天就找来锐龙7 7800X3D和Intel 14代系列中的旗舰i9 14900K来一场终极PK,看看究竟谁打游戏更胜一筹。

二、对比测试

两颗U闪亮登场,按目前的市价来说(以某东自营价为参考),AMD 锐龙7 7800X3D的售价为2699元,Intel i9 14900K的售价为4999元,所以这注定不是一场同重量级的PK。

两颗U的真身一览。

背面都是触点式设计。

闲话少叙,直接搭建测试平台进行测试,平台配置详情如下:

两颗U的规格对比,可以看出,AMD 锐龙7 7800X3D除了制程先进一些(5nm)、L3缓存大了一些,剩下的诸如频率、核心数之类的规格,都不如Intel i9 14900K。

先试试理论测试,在CPU-Z基准测试中,Intel i9 14900K的单核心性能比AMD 锐龙7 7800X3D稍强一些,不过多核心性能领先的就多了,直接2倍还多一些。

Cinebench R23测试的情况和CPU-Z基本类似。

倒是在AIDA64内存基准测试中,两者的差距算是比较小的。

下面进行图形及游戏测试,先看看参测显卡蓝宝石 RX 7900 XTX 超白金的规格。

图形理论性能测试3Dmark系列走起。

和之前的理论测试结果截然不同,在图形性能测试中,AMD 锐龙7 7800X3D的成绩开始出现了逆转,尤其在3Dmark Fire Strike测试中,大幅度领先于Intel i9 14900K。

再试试游戏性能,这里选取了12款比较流行的游戏,其中既有3A大作,也有时下热门的网游,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在1080P分辨率下,AMD 锐龙7 7800X3D相较Intel i9 14900K取得了8胜4负的成绩,其中有4款游戏处于大幅度领先优势(≥10帧),其中《彩虹六号:围攻》中的领先优势更是高达94帧;其中有4款游戏处于小幅度领先的优势(<10帧);其中有2款游戏处于大幅度落后的趋势(≥10帧);其中有2款游戏处于小幅度落后的趋势(<10帧)。

总体来说,AMD 锐龙7 7800X3D领先的项目更多,综合领先的优势更大。

在1440P分辨率下,此时随着分辨率的提升,两款U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不过AMD 锐龙7 7800X3D相较Intel i9 14900K依然取得了6胜2平4负的成绩。

接着再看看功耗方面的情况,通过测试可以看出,Intel i9 14900K的功耗确实有爆表的趋势,尤其是FPU烤机功耗和双烤功耗,比AMD 锐龙7 7800X3D高了将近300W,这意味着Intel i9 14900K平台对电源的投入更多。

温度方面(室温23.4℃),AMD 锐龙7 7800X3D烤机稳定后,最高温度80℃出头;至于Intel i9 14900K,烤机几秒钟后核心温度直接破百并触发降频机制,从网上其他博主的反馈来看,目前即便是市面上最顶级的360水冷,也都压不住Intel i9 14900K的发热量。

最后再看看价格上的差距,配件方面,两套配置都参考了本此测试所用的平台(机箱做了统一处理),从最终的整机平台价格来看,AMD 锐龙7 7800X3D的配置要比Intel i9 14900K便宜近5000元,而游戏性能方面却是AMD 锐龙7 7800X3D更胜一筹。

当然,对于非游戏用户,尤其是生产力方面来说,Intel i9 14900K的性能无疑更强,只不过本文讨论的重点在游戏,其他方面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三、测试配件介绍

下面顺便介绍下此次测试用到的部分配件,有需求的网友可以参考下。

内存考虑到AMD平台目前对高频DDR5的支持度一般,所以选择了金士顿 FURY Beast野兽 DDR5 5600 16G×2,并超频到6000MHz(CL 32-40-40-80)进行测试。

内存采用了比较简约的塑封包装,主打一个实用环保。

背面一览。

附件提供了说明书和FURY贴纸。

内存采用黑色无光设计,铝合金马甲仅比裸条略高一点点,兼容性非常不错。

特写一张,金属马甲的质感还是很不错的。

内存背面。

标签特写,可以看出,内存的XMP频率为DDR5 5600MHz,时序为CL 40-40-40-80,额定电压为1.25V,由此可以看出,内存的频率设定还是比较保守的,喜欢超频的玩家可通过超频进一步挖掘其潜能。

肩部一览,看惯了RGB,发现这种纯金属风也挺好看。

端部一览,内存的PCB及马甲的做工还是很不错的。

显卡方面,由于受“禁售门”事件影响,RTX 4090价格涨上了天,所以目前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更好的选择无疑是RX 7900 XTX,毕竟1张RTX 4090的价格能买3张RX 7900 XTX了。

这里选择了蓝宝石 RX 7900 XTX 超白金,该卡在非公版RX 7900 XTX中算是做工比较豪华的。

显卡外包装背面一览。

显卡真身,显卡采用三风扇设计,全金属外壳的材质也很有质感。

肩部一览,可以看出显卡的厚度还是比较夸张的,占据了三个槽位;另外,显卡的肩部配备了一条较长的灯条,能够完美支持RGB灯效。

供电接口采用了3个8pin。

端部特写,可以看出其外壳采用了较为厚实的铝合金材质。

背板也采用了铝合金材质。

接口为2个HDMI+2个DP的组合。

SSD选择了影驰 HOF EXTREME 50 2TB,该SSD算是国内较早上市的PCIe 5.0的SSD了,它不仅做工精湛,性能也非常出众,读写速度都突破了10000MB/s,非常适合追求极致性能的发烧级玩家选用。

SSD外包装采用白色外观设计,中间一个名人堂的LOGO,简约经典。

SSD外包装背面一览。

由于5.0的SSD发热量比较大,所以附件中提供了一个主动式散热器。

SSD真身,它采用1主控+1缓存+4 Nand的结构,其中大多数元件位于正面,如主控、缓存和2颗Nand,剩下的2颗Nand则位于背面。

主控芯片为群联PS5026-E26,这是市面上较早的支持PCIe 5.0接口的主控,它采用12nm制程打造,最大可支持到8通道的TLC或QLC,性能非常强悍。

缓存芯片采用了海力士的LPDDR4,单颗容量为4GB。

Nand颗粒采用了镁光的232层3D TLC,单颗容量为512GB,4颗总容量为2TB。

再看看附赠的散热器,其表面经过镀镍处理,拥有非常好的镜面效果,质感非常出色。

散热器采用上下式结构,热风可通过中间的鳍片间隙吹出去。

和SSD合体后看着还是很霸气的。

跑个CrystalDiskMark试试,持续读写轻松破万,而且4K速度也达到了顶级水平。

散热器方面,考虑到AMD 锐龙7 7800X3D的发热量并没有i9 14900K那么夸张,所以这里选择了一款风冷——九州风神 冰立方620 数显版,该散热器沿袭了老版冰立方620的结构,在散热效能方面依然优秀,同时又加入了RGB和数显元素,可玩性进一步提高。

散热器外包装正面一览。

散热器外包装背面一览。

散热器的附件一览。

散热器采用双塔结构,全黑化的塔体+2把黑色风扇,给人一种冷酷安静的感觉。

和老版的冰立方620相比,新版加入了数显版顶盖,该顶盖不仅支持CPU温度、使用率等状态的显示,还支持ARGB灯效,可玩性拉满。

顶盖采用磁吸式安装,拆装都十分方便。

从侧面可以看出,散热器的鳍片间采用了扣fin+折fin组合工艺进行固定。

散热器采用了矩阵式鳍片组设计,有一种高低起伏的波浪感,据说这样的设计可以提升效能,减小噪音;散热器的热管和鳍片间采用穿fin工艺连接。

散热器采用6热管设计,底座采用纯铜镀镍设计,表面略有镜面效果。

散热器标配了2把FK120风扇,该风扇采用真FDB轴承打造,具有寿命长、噪音低等特点。

对于搞机玩家来说,平时折腾得机子比较多,还是比较费硅脂的,所以一次性入手了5管九州风神 DM9大师级硅脂,该硅脂不仅导热效率高,而且粘度适中,涂抹起来很容易,非常适合新老玩家使用。

硅脂的附件比较贴心的附赠了清洁包和硅脂刮。

硅脂采用管式包装,单支为1.5g,根据本人的经验,用个7、8次是没啥问题的。

电源选用了九州风神 PX850G,该电源采用了全新的ATX3.0规范设计,支持原生PCIE5.0供电,同时它采用全日系高规格电容,做工非常扎实,再加上10年超长质保,玩家可放心选用。

电源外包装背面是其规格参数介绍。

附件还是比较丰富的。

提供的模组线比较多,能够满足高端平台的需求。

电源本体采用全黑外观,长度为16cm,较为适中,兼容性不错;内部采用LLC谐振+DC to DC拓扑结构,能够实现较高的转换效率。

侧面非常简约,只有一个九州风神的LOGO。

模组接口一览,数量比较多,而且12VHPWR接口也是标配。

铭牌表一览。

AC端一览,该电源采用了ECO开关设计,通过ECO开关来切换风扇工作模式,其中静音模式可实现低负载下风扇停转,大大降低了电源的噪音。

A平台的装机效果一览。

盖好侧板的效果。

RGB灯效一览。

散热器的数显效果及RGB效果特写。

显卡的RGB灯效特写。

总结

通过测试可以看出,尽管Intel i9 14900K拥有更多的核心数和更高的频率,但在游戏项目中,却依然不敌规格更低的AMD 锐龙7 7800X3D,同时,i9 14900K的发热量和功耗也比对手高出了一大截,要保持其不降频工作,目前市面上甚至都找不到一款合适的散热器,这一幕仿佛又让我看到了当年奔四一味追求高频时的景象。最后,使用Intel i9 14900K打造整机平台需要更高的预算,整体下来比锐龙7 7800X3D平台高了近5000元,但性能却并没有高多少,所以对于游戏玩家来说,这部分投入究竟值不值得,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